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 
观点:2023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分论坛嘉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来源:中国日报网 -->      时间:2023-04-03 19:03:50

3月30至31日,以“万物并育 大道同行——共臻人类文明互鉴新境界”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圆满收官。


(资料图)

论坛结束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连续出席八届分论坛的东道主印顺法师,蒙古国乌兰巴托善妙寺方丈乃尔贵·赛布彦,德国道教协会会长刘诚勇,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宗教和平组织(“拉美宗和”)秘书长埃利亚斯·什奇特诺奇接受采访。

(分论坛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主办方供图)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

和而不同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中华文明是一个延续五千年不断,始终保持着强有力的活力,并在当今世界仍然拥有勃勃朝气的文明。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和而不同”的文明观。

可以说,“和而不同”早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和而不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平等、一种包容。“和而不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而不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

中国的盛唐时期,长安城有120万人口,其中有70多个国家的5万多名外国人在长安定居,甚至还有3000多名外国人入仕为官,我们可以想一想,什么样的国家民族、什么样的自信,才能成就这一文明盛事?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在不同时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升华,最后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我的家乡湖北襄阳,左手是佛教圣地大洪山,右手是道教圣地武当山,尤其是代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武当山紫霄宫;不管是海纳百川的大唐文明,还是包容开放的中国式现代化盛世,都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和而不同”的文明观。

比如我们的博鳌宗教分论坛,从2015年创办迄今,来自全球各大宗教代表、跨宗教领域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国学大家、传媒大咖等数十位嘉宾,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相聚一起,共谋和谐发展之道,共商如何破解”时代之问“,共探人类文明共同价值。还有我们连续举办了七届的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从一开始的8个国家与地区与会,扩展到如今的18个国家与地区,交流合作从宗教扩展到文化、教育、公益慈善、卫生防疫等多层面、多领域,无不得益于“和而不同”的理念。

当今之时,百年变局风云激荡、地区局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依然坎坷,世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充满不确定性。越是在不确定的世界,越是需要和而不同、众缘和合,越是需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可以说,“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衰的精髓所在,是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智慧,也是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

德国道教协会会长刘诚勇:

相互尊重 带来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

我在少年时身体比较虚弱,在通过学习中医养生强身健体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道教文化,并在中国武当山拜师入教。

一百年前有一个德国和尚最早用德语翻译了道德经,我小的时《道德经》,感觉特别有意思,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百看不厌,但即使看了一百遍、看了二三十年觉得还是没有理解其中的奥义。从《道德经》里,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道德经》里面很重要的一句话。我这些年的感受是,《道德经》等道家经典中体现的淡泊包容能超越地域、种族、国家,让所有人的心灵都得到滋养。东西方文化相异,但道教中的养生、静心等内容在德国乃至欧洲都很受欢迎。

我同时也发现,武当功夫与其它武功不一样,修炼的目的不是为了与人争斗,而是为了让自己内外合一、形神合一,最后达到“天人和合”的境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只有和谐才能共生。

人与人之间的和合是第一步,如果存在了家庭的和谐,你的人生将很和谐;如果工作和谐,那么你的工作与人之间就实现了和合;如果国家的所有人民都和谐共处,整个国家就会实现和合。

同时这种和合存在于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不同的国家的和合都是基于自己固有的信仰,我认为从根源上来说这种和合应该存在于我们相互尊重中,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也能够带来社会和谐。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宗教和平组织(“拉美宗和”)秘书长埃利亚斯·什奇特诺奇:

和平对话帮助不同宗教包容理解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宗教,但是我跟所有嘉宾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就是想要让世界宗教的和平愿望能够更加发扬光大,就是希望能够将世界和平还有宗教和平一起传播下去。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这次博鳌亚洲论坛里面有一个专门针对宗教的分论坛,而且我们这次分论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和平”,我想“和平”这个词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来自不同宗教的人,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达到世界的宗教和平,让大家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并且互相学习。

秘鲁与中国都是文明古国,也都是宗教包容多元的国家,相互学习借鉴,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为什么我们不远万里来参加中国博鳌宗教分论坛,就是希望将我们拉美人民的文明与大家一起分享,而宗教本身就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相信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都非常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和平文明的发展。

蒙古国乌兰巴托善妙寺方丈乃尔贵·赛布彦:

开放包容 让文明与宗教得到更好的发展

佛教在蒙古国有过三次繁荣的时期,在三个不同时期当中,蒙古文明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第三次佛教传播对蒙古的文艺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时期也恰好是全世界都处在一个开放互动的时期,大家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借鉴学习各自的文明。

我们蒙古国民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信奉佛教的主要原因跟它的教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管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我认为都需要遵守或者重视佛陀的教导,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养成断恶行善的良好习惯。因为佛教是一种宣扬因果的宗教,而且每个人的因果业力不仅塑造个人的福祉,也在塑造整个社会的福祉方面发挥作用。当今现代蒙古国的年轻人都积极广泛的参与到佛教的文化和交流之中,为社会福祉和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自2017年6月印顺法师应邀首次访问蒙古国以来,蒙中两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与频繁。我代表蒙古国连续六届出席了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在印顺法师的指导下,南海佛学院还帮助蒙古国培养了很多优秀僧人,这些僧人目前在蒙古国的宗教领域有很多的建树。我相信今后两国关系各个领域蓬勃发展,也相信未来印顺法师会在两国文化交流中有更大的作为。

(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